1949年9月14日,伴随着西宁解放,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西宁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人民广播的声音在青海高原上空响起,它是新中国成立前青海最早建立的人民广播电台。
新中国的广播事业在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中诞生。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洪亮的声音通过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实况直播,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当天,西宁人民广播电台转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典活动的实况,极大鼓舞了高原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建设美好新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1951年4月1日,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西宁人民广播电台更名为青海人民广播电台。
青海人民广播事业诞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成长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创业时期,繁荣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时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人民广播事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建台初期只有十几名工作人员,一套广播节目,每天播出3小时,发射功率不足1000瓦,发展成为今天拥有新闻综合、安多藏语、经济、交通音乐、生活五套广播节目,全天播音时长107小时10分钟,通过声屏网微端传播的综合性广播制作播出机构。
回顾青海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代又一代广播人充满理想、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奋斗史,是一代又一代广播人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砥砺前行的探索史。
在艰苦环境中生根发芽
建台初期,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只有一部1000瓦的短波发射机、两部扩大器、两台五灯收音机和一只高音喇叭。播音室只有简单的隔音和吸音处理,没有通风设施,设备也只有几只话筒和手摇录音机。虽然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的播音,但由于当时青海电厂装机容量小,常常因为超负荷停电,节目播出因此而中断。就是在那样极端困难条件之下,青海人民广播电台遵照广播是党和人民“喉舌”的宗旨,通过开办新闻、评论、播出政令通告,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文艺节目等,紧密配合青海建政、恢复生产等中心工作,开展深入细致的宣传,为新青海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发挥了积极作用。
1952年7月22日,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藏语广播节目,每周播出一次、每次20分钟,和汉语节目交叉播出,开启了藏语广播播出的先河。这不仅在青海广播史上是首次,而且使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成为全国第一个创办藏语广播节目的省级台,这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
1954年5月30日,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对农村广播节目》,使用西宁话播音。70多年来,名称几经变化,《田野之声》《今日农牧》《12316农牧之声》,但节目却一直延续到今天。经过不断发展、创新的《农牧天地》,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2015年度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十佳节目。
1958年10月5日,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馆建成,台址迁至西宁市昆仑路96号。播音馆的设备先进,音响隔音设备较为完善,电气系统性能良好,讯号联络和控制系统安全方便,这一切使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技术装备得到很大改善,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这一时期,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围绕“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开展宣传,动员全省各族人民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此,重新设置和调整了节目及播音时间,全天平均播音时间由1955年的6小时15分钟增加到9小时30分钟。
到1960年,青海全省设有县级广播站34个,社队广播站、放大站224个,安装广播喇叭24100只。农业区基本形成有线广播网,人民公社、生产队都有广播喇叭。牧业区的州县所在地都建立了广播站,部分牧业县的小片农业区和放牧点也建立了小片广播网点,乡政府都建有收音站,提前实现了中共中央颁布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关于从1956年起分别在7年或12年内,基本普及农村广播网的要求。
1965年9月,毛泽东同志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20周年题词:“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和全国各地电台一样,为了发挥广播的长处,青海台记者、编辑、播音员深入采访现场,开始“自己走路”,充分运用录音新闻、录音访问、录音通讯、广播座谈、配乐广播、实况转播等形式,广泛报道全省工农牧业各条战线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引导群众战胜自然灾害,克服困难,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当时,除办好新闻、评论、专题节目外,还增加了《科学知识》节目,向群众宣传健康卫生和最新科技成果。在《文学》《戏曲》《曲艺》《文艺信箱》《农村俱乐部》等节目中播送大量现代作品,产生了广泛和积极的影响。
二十世纪70年代,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在果洛、黄南、海西等民族自治州设有记者站,老一代广播工作者们参加工作后都曾到基层担任过驻站记者。以到果洛藏族自治州驻站为例,当时,遥远牧区的工作条件异常艰苦,省城西宁到州府大武镇的班车夏秋季每周只有一班,冬春停运。600多公里的路程,最少要走两天。照明电时有时无,下乡采访就骑马、骑牦牛、步行,住牛毛毡房。一次采访下来,记者的体重会比之前减少好几斤。采写一篇稿件后,要通过信件邮寄、发电报或者打长途电话等方式往台里传送,编辑等候在电话边,记者口述一句,他们记录一句,电话线路信号差,传完一篇稿件,记者头昏脑胀,嗓子都会喊哑。
老一代广播工作者张二龙回忆说,1977年冬天,果洛州发生特大雪灾。在这之前,他被召回省城西宁参加省人代会的宣传报道工作。会议刚结束,台里让他立刻赶回果洛采访抗灾保畜工作。当时,客运班车已经停运,他通过救灾指挥部安排,搭乘一辆运送救灾面粉的卡车前往灾区,原本需要两天的车程,他和司机两人一边挖雪,一边等推土机推雪保通,一路艰辛冻饿、停停走走,到第11天的深夜才到达。第2天,又紧急投入到抗灾保畜的采访工作中。
无畏严寒、不惧风沙,勇毅坚守,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采访报道,老一代广播工作者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品质,勤勉敬业、执着坚守的职业情怀代代相传,一直传承到今天。
在生机活力中全面改革
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青海人民广播电台走上节目直播化、频率专业化的改革道路。在国家“西新工程”大力扶持下,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全面升级技术设备,基本实现了从节目录制、播出、传输的数字化要求。“西新工程”为青海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加快了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实施以建立专业化广播、系列台为龙头的全方位改革步伐。
1995年6月12日,青海经济广播电台开播,由此拉开青海广播频率专业化创新发展之路的改革进程。经济广播开播后,创造了青海广播史上很多个第一:第一次举办全省大型户外广播现场直播活动,实现播出形式的重大突破;第一次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进行异地双向同步直播;第一次将直播现场设置在省城西宁以外的基层城镇,进行城乡互动现场直播;第一次举办听友见面会,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弥补了广播节目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弱势,加强了与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重点打造的精品节目《青海政风行风热线》《昆仑大律师》等节目深受听众欢迎。
1999年12月16日,青海交通音乐广播开播,这是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用新的体制机制、新的思路理念和青海交通警察总队联合打造的专业频率。个性化的交通服务理念和市场化的办台宗旨,让交通音乐广播成为全省拥有最广泛收听人群的广播媒体,成为青海第一家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专业交通广播。形成了“交广伴你行——为百姓解难、为政府分忧”的鲜明特性和品牌效应。
2004年1月1日,新闻综合广播开播,原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社教部、文艺部、群工部、广告部等部门整合到新闻综合广播,节目按卫星传送要求设置,全天播出18个小时,标志着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按照“三项制度”整体性改革顺利投入运行。
改革释放了活力。原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老广播工作者们进行了有别于以往岗位的全新职能磨练,运用当代广播先进理念和手段方法,注重广播专业性、注重传播规律,倡短求新,成就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大奖,传统的老广播凤凰涅槃,踏上了新时代广播创新发展的步伐。
青海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也在同年进行改革创新。藏语广播承担着全天17小时10分钟的安多藏语节目播出任务,自1952年7月22日开播以来,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祖国统一,提高藏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藏族地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上发挥了重要和独特的作用,是全国藏语媒体中影响力、权威性较高的主流媒体之一。
为契合千里草原广大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藏语广播抽调人员搜集整理、抢救挖掘、保护传承了一大批宝贵的濒临失传的藏族民间文艺作品。先后在青海省海南、海北、黄南等6个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举办“走进藏区”大型直播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改版后的全新双向互动节目,受到青海藏区和毗邻甘、川、滇省份藏区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全新对话节目《空中信使》,弥补了草原牧民游牧生活的诸多不便,被广大牧民群众亲切地称作“雪域金桥”。
这一时期,藏语广播还开通了全国第一个藏语广播网站,受到了藏区群众广泛关注。随着藏语广播加大网上新闻的发布,很多旅居在美国、日本、瑞士、印度、意大利等国家的藏族同胞通过互联网收听节目,了解藏区建设及家乡父老的生活工作情况。
至此,青海人民广播电台频率专业化、系列化改革顺利完成,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各频率专业特色鲜明,价值潜能得到较好挖掘,生机勃发,充满活力。赢得高原各族各界群众的欢迎、支持和认可。
在全新挑战中融合发展
2014年,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政策法规支持是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新兴媒体快速崛起带来的挑战,2011年9月29日,原青海人民广播电台、青海电视台合并组建青海广播电视台。按照国家确立的发展方针,青海广播加速自身改革,以多样化为特征,探索发展之路,形态多元,整体联动,各展其长。青海广播事业由此跨入全新发展阶段。
青海新闻综合广播率先按照台里总体部署踏上媒体融合先行先试的行列。抓住时机,在不放弃传统广播发展路径的同时,尝试向网络延伸,之后又借助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探索开展台网互动;借助互联网打破传统广播只能听、不能看的界限,办“既听得见,又看得见”的广播。把直播间搬到户外,在重点工程工地,在生态环保主战场,在脱贫攻坚的田间地头,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在政府服务办事大厅……音视频直播、融媒体直播成为新闻综合广播的特质特色。
青海藏语广播始终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充分发挥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旗帜鲜明把党的声音传遍千里草原,传到雪域儿女心坎上,为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民族地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藏语广播先后成功举办了7届拉伊大赛和扎木念弹唱大赛,4届藏族谚语演说邀请赛,讲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故事。这些活动通过广播直播、网络直播、祥云网、金格桑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全方位融合传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020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同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也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青海广播紧盯行业发展前沿,克服软硬件相对落后的发展梗阻,学习借鉴、探索试水,持续提升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管理手段等方面聚、融、通层次,由“相加”迈向“相融”。
青海广播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原则,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青海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在构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聚力提升传播能力中整合资源,扩容提质,全面及时准确宣传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成就。扎实抓好主题主线宣传,常态化开展“走转改”活动,卓有成效打造采编制播队伍,全方位改版改栏节目,有效拓展外宣平台,形成多渠道互动互补互促的宣传格局。
75年来,青海广播工作者采制的上千篇新闻、社教、文艺等作品先后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以及青海省“五个一”工程奖、青海新闻奖、青海广播电视奖等各类奖项。藏语广播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集体、青海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新机遇、新挑战。青海广播将持之以恒加强谋划改进新闻舆论工作,逐步夯实新闻立台基础,形成技术保障、宣传有力、资源优化和平台提升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新时代、新征程。青海广播工作者将牢记职责使命,凝心聚力,爬坡过坎,锁定打造现代新型主流媒体目标,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发展,为青海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作者系青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副总监辛红菱)